海洋漁業(yè)資產評估我國海洋資源簡析
1、海洋生物資源
我國海地跨溫帶、亞熱帶和熱帶3個氣候帶。大陸入海河流每年將約4.2億t的無機養(yǎng)分鹽類和有機物質帶入海洋,致使海域養(yǎng)分豐厚,海洋生物物種繁復,已判定20278種。根據(jù)長時間海洋捕撈生產和海洋生物查詢,已經確認我國海域有浮游藻類1500多種,固著性藻類320多種,海洋動物共有12500多種,其間:無脊椎動物9000多種,脊椎動物3200多種。無脊椎動物中有浮游動物1000多種,軟體動物2500多種(頭足類100種左右),甲殼類約2900種,環(huán)節(jié)動物近900種。脊椎動物中以魚類為主,約近3000種,包含軟骨魚200多種,硬骨魚2700多種。
2、海洋礦產資源
我國大陸架海區(qū)含油氣盆地面積近70萬km2,共有大中型新生代堆積盆地16個。據(jù)國內外有關部門資源估量,我國大陸架海域蘊藏石油資源量150億-200億t,別離占全國石油總資源量674億-787億t的18.3%-22.5%;據(jù)**天然氣科技攻關*新效果,全國天然氣總資源量為43萬億m3,其間海域為14.09萬億m3。這充分展現(xiàn)近海油氣資源的杰出勘探開發(fā)前景和油氣資源潛力的豐厚。我國綿長海岸線上和海域蘊藏著極為豐厚的砂礦資源,目前已探明具有工業(yè)價值的砂礦有:鋯石、錫石、獨居石、金紅石、鈦鐵礦、磷釔礦、磁鐵礦、鈮鉭鐵礦、褐釔鈮礦、砂金、金剛石和石英砂。
3、海洋化學(海水)資源
世界海洋海水的體積13.7萬億m3,其間含有80多種元素,還含有200萬億t重水(核聚變的原料)。海水資源能夠分為兩大類,即海水中的水資源和化學元素資源。此外,還有一種特殊情況,即地下鹵水資源。我國渤海沿岸地下鹵水資源豐厚,估量資源總量約為100億m3左右。海水能夠直接利用,也能夠淡化成為淡水資源;海水化學資源可分為海鹽、溴素、氯化鎂、氯化鉀、鈾、重水和其他可提取的化學元素;地下鹵水資源可分為海鹽、溴素、氯化鎂、氯化鉀、其他可提取的化學元素等。
4、海洋可再生能源資源
海洋可再生能源包含潮汐能、波濤能、海流能、溫差能和鹽差能等。我國潮汐能資源量約為1.1億kw,年發(fā)電量可達2750億kw小時,大部分散布在浙、閩兩省,約占全國的81%。波濤能理論功率約為0.23億kw,首要散布在廣東、福建、浙江、海南和臺灣的鄰近海域。我國潮流能可開發(fā)的裝機容量約為0.18億kw,年發(fā)電量約270億kw小時,首要在浙江、福建等省。另外流經東海的黑潮,動力能源更為可觀,估量為0.2億kw。溫差和鹽差能蘊藏量別離為1.5億kw和1.1億kw,兩者的總量超越海流能和潮汐能。
5、濱海旅游資源
我國沿海地帶跨越熱帶、亞熱帶、溫帶3個氣候帶,具備“陽光、沙灘、海水、空氣、綠色”5個旅游資源基本要素,旅游資源品種繁復,數(shù)量豐厚。據(jù)開始查詢,我國有海邊旅游景點1500多處,濱海沙灘100多處,其間*重要的有國務院公布的16個**前史文化名城,25處**重點風景名勝區(qū),1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以及5處**海洋、海岸帶自然保護區(qū)。按資源類型分,共有273處首要景點,其間有45處海岸景點、15處*首要的島嶼景點、8處獨特景點、19處比較重要的生態(tài)景點、5處海底景點、62處比較聞名的山岳景點、以及119處比較有名的人文景點。
6、海岸帶土地資源
我國海岸帶區(qū)域的土地資源類型較多,有鹽土、沼地土、風沙土、褐土等17個類型,53個亞類。海岸帶不僅現(xiàn)有土地資源豐厚,并且是地球上**的自然造陸區(qū)域,據(jù)古地輿研討,我國長江下游平原、珠江三角洲平原、下遼河平原等,約有14萬-15萬km2的土地都是古海灣堆積而成。因為入海江河多,挾帶泥沙量比較大,河口三角洲淤積速度快。例如,黃河每年向海洋的輸沙量高達10多億t,河口灘涂平均每年淤長約2100hm2(3.2萬畝)。